改革开放以来,党和国家领导人曾经多次强调了改革要“先行先试”。当今,中国改革已经进入“深水区”,遭遇问题的复杂性,触碰利益格局的不确定性等等,决定中国改革只能先行先试。
源于改革的不确定性:只能“摸石头过河”大胆试验
中国改革始终强调“先行先试”,这是三十多年来的一条基本经验。其中一个原因就在于改革的不确定性,触碰的利益格局也有不确定性。有的地方,产能过剩很严重,到底是一刀砍掉,还是需求不足尚待逐步培养,很难下统一的定论。摸石头过河,成了治理的不二选择。
源于改革的复杂性:各地状况千差万别不好一概而论
同样的创新驱动发展,在东部发达地区可能更多体现在高科技行业、金融服务业;而到中西部地区,可能连最起码的工业化、信息化还未完成,科技的星火还要从基础的草原上燃起。更进一步,同一省份、甚至同一地市都可能存在不同的自然地理与区位差别,也不好一概而论。当经济、社会与科技改革在地方全面铺开时,必然遭遇现实的种种复杂性。这个“度”到底如何来把握,只有深入各地的实际情况来做实验,才能拿到准确、妥当的答案。
源于改革的特殊性:鼓励试验区勇于“试错”敢啃硬骨头
全面深化改革是三中全会定下的改革总基调,“全面”与“深化”并列,是与以往改革最大的区分点。好改的都改完了,剩下的都是硬骨头。这是当前改革的又一特征。正因如此,各地治理者思想认识的统一,也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。试验区的先行,会给非试验区官员一个观察的良好视角;试验区的先试,说白了就是允许创新、允许失败,这就让试验者放下包袱与顾虑,真正敢动起手来,除弊兴利。
(石光辉 据海外网《中国改革为什么一直强调先行先试》一文编辑整理)